新年伊始,强强(化名)出生3天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皮肤黄疸,成了个“小金人”,第一师医院新生儿科副主任、援疆专家王丹丹判断强强可能为新生儿溶血症,若不及时治疗可发生胆红素脑病或核黄疸。在王丹丹带领下,为强强“全身换血”后,强强获得新生。
2023年5月,王丹丹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到第一师医院,担任该院新生儿科副主任。“既然来了,就要扑下身、沉下心、扎下根,做出点成绩,不留遗憾。”援疆伊始,王丹丹就给自己定下了这样的目标。她对患儿悉心治疗,门诊、病房、抢救室,到基层义诊,都有她忙碌的身影,同事为她点赞,患儿家长对她感激不已……而她所做的远不止于此。
传递生命 用爱守护健康
“非常感谢援疆专家,救了我们的孩子,孩子半岁了,恢复得很好,也长胖了。”5月8日,小柠檬(化名)的母亲带着女儿到第一师医院复诊,看着在母亲怀中咯咯笑的小柠檬,新生儿科援疆专家王丹丹欣慰不已。
胎龄31周,出生体重仅1500g的早产儿小柠檬,40天后出现了反复黄疸、甲床苍白等症状,为了查明病因,王丹丹为小柠檬进行新生儿骨髓穿刺术及全外显基因检测。
生儿骨髓穿刺术,因其年龄小、风险高、技术操作难度大,但王丹丹成功实施了穿刺,抽取骨髓液并进行涂片,确诊小柠檬为“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经综合治疗后,小柠檬各项指标恢复到正常值,此例技术填补了第一师医院新生儿科诊疗技术的空白。
王丹丹在新生儿科工作11年来,生活节奏几乎都与这些刚出生的孩子连在了一起,看着一个个生命的花蕾在自己手中得以成长绽放,她的内心无比喜悦,充满自豪。
抢救患儿 “听不懂”的感谢也传递真情
胎龄36周,买丽(化名)提前“报到”,因为脐带绕颈1周,出生后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因当地医院治疗水平有限,买丽家人将女儿转运到第一师医院,来不及办理住院手续,命悬一线的买丽便被转运箱推入新生儿科。
“早产儿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这是王丹丹的初步诊断结果。
“要时刻关注患儿病情变化,感染和黄疸不容小觑。考虑患儿先天性风疹病毒综合征,予抗病毒治疗。”针对患儿病情,王丹丹与科室医生讨论救治方案,大家补充着每个可能漏掉的细节。
“新生儿是精致的小患儿,需要更细致的呵护。”王丹丹说。 她带领医护人员对买丽进行全方位、全天候的照顾,在她们的悉心呵护下,买丽达到出院标准,顺利出院。
事后,买丽的爸爸用维吾尔语向王丹丹表示感谢,虽然听不懂,但能感受到他的真诚。对王丹丹来说,这只是诊治患儿一个片段,但对患儿父母来说,却是一生一世的感激。
王丹丹:“每一个生命都是上苍赐给我们的礼物,我们都要爱惜他们,让他们得到应有的爱。”
倾囊相授助提升 凸显人格魅力
在科室成员看来,王丹丹既是每个人的良师,又是帮助大家不断进步的益友,更是科里离不开的主心骨。
“监护室里无数次紧急情况,她总是带领大家化险为夷。”第一师医院新生儿科严婷婷说。
王丹丹来到第一师医院新生儿科后,将自己所掌握的医疗技术传授给当地医生,锻炼培养年轻医生,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和凯发k8国际官方网站的技术支持。在她的带领下,科室相继开展了新生儿短肠综合征、先天性风疹病毒综合征、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巨大头颅血肿伴感染、新生儿百日咳综合征及先天性梅毒等疾病的综合管理。
王丹丹还开展新生儿家庭病房,实行家庭病房照顾模式,可提升患儿依从性,降低早产儿出院后再入院率,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增加家属对医院的满意度。
日常教学查房过程中,王丹丹引导医务人员重视常见病的最新指南的学习与理解,做到对疾病早期精准诊断,帮助医生提高对危重症患儿的早期识别能力与治疗水平。
在王丹丹牵头下,医院成功举办2023年南疆危重新生儿救治高峰论坛;作为塔里木大学医学院外聘教师,还承担本科生儿科学讲课任务;她带领一师医院新生儿医务人员在中华类期刊上发表论文,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在她的带领下,科室运用多项新技术成功治愈因肺部发育不完全出现重症的最小孕周为26周的早产儿。
王丹丹与第一师医院新生儿科严婷婷、范伟威等4人“师徒结对”,以病例分析、指南解读等形式传授先进理念和前沿技术。如今,他们已是能独当一面的科室骨干。
“援疆工作既辛苦又幸福,在边疆挥洒青春是我的光荣,我为自己有这样的经历感到自豪。”王丹丹说,未来也会持续为做好“传帮带”工作,将自己所学传授给第一师医院的医生,为第一师医院医疗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